公网对讲机崛起的竞争时代
不温不火公网对讲机在中国发展了10多年,在整个对讲机市场只占有极小的比例,终端厂商也以三线小厂商为主。但近几年公网对讲机市场热度渐起,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纷纷布局市场及产业链。摩托罗拉、海能达、科立讯、飞捷等国内外对讲机大厂纷纷加入公网对讲机红海的“战圈”,对讲机终端产业链日趋完善,相关平台技术及运营模式也逐渐明朗成熟,公网对讲机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公网对讲用户增长迅猛
近年来,全球4G网络覆盖越来越广。4G公网良好的网络覆盖、传输带宽、以及ALWAYS ONLINE机制都使得公网对讲在语音质量、响应速度和无缝覆盖等关键客户体验特性方面获得了良好的保障,以其便利性赢得了用户的青睐。
同时,随着带宽增长,公网对讲已不再局限于普通的语音对讲。公网对讲智能终端崛起,基于数据业务的各种多媒体业务,越来越多的受到专业用户的欢迎,如视频调度、图传、位置信息、门禁、告警、语音播报等。经过多年的发展,公网插卡对讲机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多,高速公路、物流、城市管理等原先使用传统对讲机的行业已经开始大批量使用公网对讲机。
对讲机价格之争产品良莠不齐
但随着加入公网对讲机市场的厂商增多,特别是在中低端市场当中,聚集了大量的中小型企业,其科技研发投入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往往通过低价来获取竞争优势,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2016年以来,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公网对讲机的部分原材料出现了涨价,但是公网对讲机产品的价格依然呈现下降的趋势,市场上有的经销商为了争夺客户不惜一切手段,什么终身免费,免平台管理费、不限流量等噱头,客户是争夺到手了,后续的服务跟不上,导致客户使用效果差,造成客户的流失。当然主要原因是竞争主体增多,企业之间的价格战日趋激烈,使得产品价格上涨动力不足。此外,还有一些因素限制了公网对讲机市场的发展。包括后期使用成本较高的问题。公网对讲机设备本身的价格就是传统对讲设备的数倍,后期使用还要加上一定的网络费用。目前各大运营商均推出了针对公网的包年优惠套餐,但这部分费用,还是会限制一些用户的进入。
专业设备厂商涉足公网对讲领域
随着国内公网对讲机市场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传统对讲机领军厂商开始介入公网对讲机的研发。公网对讲机行业形成了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大型企业与小型企业多元化竞争的局面,其中国内大型生产企业和外资企业已占据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
我国公网对讲机企业主要分布在深圳、泉州等地,尤其是泉州。泉州素有全球对讲机产业基地之称。据了解,泉州市每年生产对讲机约3000万台,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每年产值约30亿元。泉州对讲机产业以传统模拟对讲机为主产品,但近年来,随着模拟对讲机市场趋于饱和,以及竞争的加剧,传统模拟对讲机市场几无利润。
为应对市场转型,泉州各大对讲机厂商纷纷投入资源,踏入公网对讲的终端制造和市场销售行列,泉州公网对讲机企业数量迅速增加。加入公网对讲机“战圈”的泉州企业不胜枚举。你想在公网对讲机的“红海”中“厮杀”可见是多么的“凶残”。
系统解决方案决胜市场
目前,泉州公网对讲机生产主要集中于终端手持设备的生产方面,竞争相当惨烈。一些较有远见及研发实力的企业,为规避竞争,已经瞄准门槛更高的“对讲系统”的集成开发。
现在数字对讲机、公网对讲机已经在走传统模拟对讲机恶性价格战的老路了。这样一味的价格“厮杀”对行业发展没有好处。只有提高研发投入,投入后台系统开发,才能有效避开这个“红海战圈”,获得长远发展的机会。目前具有战略眼光的生产厂商已经瞄准行业内的高端市场针对特定用户需求,量身定制整套的对讲集成系统。如物流企业的调度系统平台,机场、地铁等交通设施的调度指挥系统等。这些用户的体量较大,但对系统稳定性、覆盖面要求极高。这可比单卖手持终端对讲机的收益高得多,但是相应的,投入的技术研发成本也要高得多,并且要针对各个行业的客户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有针对性的提供量体载衣的解决方案。在对讲机领域的需求中,融合通讯的需求呼声一直存在,包括公网对讲机产品的互联互通,以及公专融合等。通过对后台系统及手持终端的持续优化,业内已开发出“公专互通”对讲机,当公网因故失去信号,对讲机即刻切换为专网通讯模式,保持现场通讯畅通,可应用于救灾抢险等应用场景中。